翻阅蔡明老师写作指导课“万千情韵在笔端——诗歌素描写作探讨”(简称“诗歌素描写作探讨”)的教学设计,心中溢满感动。蔡老师的这堂课,理念前瞻、视角独特,操作精致、富有深度,是一节充满着探索精神的示范课,是一堂洋溢着诗情画意的精品课。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抓准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全新的契合点
蔡老师的课堂设计视角颇为独特,虽然出发点也是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而且也以对诗歌文本的解读为基石,但层次要高得多。这里,作为写作基石的解读,蔡老师理解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诗歌的翻译,一个是诗歌的鉴赏。如果说诗歌的翻译是感性解读,鉴赏是理性解读,那么蔡老师指向的素描写作就是诗性解读了,前两者是后者的基础。诗性解读是一种走向诗人心灵深处的解读,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解读,而“诗歌素描写作”,就是基于这种创造性解读的写作。由此可以看出,“借诗歌之石,攻学生写作之玉”的课堂设计,有深度,在深度中透着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大胆进行了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可贵尝试
1.教学载体具有典型性
教学内容的取舍取决于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往往又取决于教学载体的选择和优化。蔡老师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共有三个:一是借诗歌之石,攻学生写作之玉;二是辨别诗歌的翻译、鉴赏、素描和写意的异同;三是初步了解诗歌素描写作的基本要点和一般方法。第一个目标侧重于理念的表述,是课堂设计的出发点,第二、三个目标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应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透过案例,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选用的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古典诗词那么多,为什么偏爱王维呢?这与蔡老师的个人爱好有关?有可能,但我想最主要的可能还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适宜指导学生进行素描写作的尝试。用王维的作品作为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的载体,可操作性强,又很典型。
2.知识呈现具有合学情性
教学内容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作为教学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它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一点,蔡老师做得很到位。为了突出重点,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蔡老师首先呈现的是“素描”,而且简要介绍“素描”和“白描”两个近义词的异同,然后重点辨析了翻译、鉴赏、写意和素描的区别。知识的呈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学生能较好较快地理解。
3.知识本身具有实用性
所谓实用,就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可以说,蔡老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很实用的。比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翻译、鉴赏和写意的内涵,他简要地进行了界定。可以说,蔡老师对各类知识的讲解,言简意赅,充分体现出“精要、好懂、有用”的特点。像上述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许多。
三、具体体现了智能培养和人文熏陶两种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
前文提到本堂课教学目标有三个,其中第二、三个目标是重点。从蔡老师的“教后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肯定,这两个目标已完全达到,这是学生收益之一。收益之二可能不一定在这堂课结束后,就能马上显现出来,那就是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对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以及良好鉴赏习惯、能力的形成。收益之三就是达到“以诗冶人”的目的,即“诗教”,这个收益的显现也具有滞后性。谢冕先生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写道:“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性的燃烧。所谓诗的作用和诗教,主要是指此而言。”诗歌素描写作是欣赏诗歌的一种方式,也是“诗教”的一种方式,素描写作指导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一次“诗教”的成功。由上观之,蔡老师的这堂课可以说是“一箭三雕”:“写作指导”“鉴赏能力培养”“诗教”三丰收。“写作指导”“鉴赏能力培养”指向“工具性”,而“诗教”指向“人文性”,真正实现了智能培养和人文熏陶两种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
有道是,金无足赤,语文课堂也不例外。接下来,我想阐述两点个人想法。综观蔡老师这节课,感觉课堂的普适性意义还不够强。初看教学目标无所谓,细细思量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比较高,而且课堂的信息量大、概念多,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要求也就较高。蔡老师的这堂课是在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上的,得益于“牡丹江二中学生出色的表现”,如果换成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学校,教学设计可能就要做出调整。另外,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共设置了六个大环节:(1)简单导入;(2)初步感受一篇唐诗素描作品;(3)适当拓展、走进王维;(4)认识素描;(5)重点辨析诗歌翻译、诗歌鉴赏、诗歌写意与诗歌素描之间的同与异;(6)结合实例重点讨论诗歌素描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般方法。其中第三个环节“适当拓展、走进王维”,主要介绍王维的生平和他的几组名句。结合教学目标考虑,或许这个环节可以略去,节省出时间给其他重点环节。语文课要提倡简约,简约是一种美,简约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
参考文献:
[1]蔡明.蔡明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
[2]黄欣华.谈古典诗词教学的切入点[J].语文建设,2004(06).
作者:陈星,江苏南通人,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