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作为璀璨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国现代文化一脉相承,而传统“读-讲-背”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僵化,难于提趣,难于形成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精心设计,挖掘、延伸古诗文的内涵,进而引导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精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寻找探究古诗文的切入点
解读每篇诗歌或文言文都有一把钥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这把钥匙,不断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陶渊明《饮酒》抓住“真意”这个切入点去深入探究,引出两个探究点:设问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直接传达的心境高远、超脱凡俗的精神追求;间接的写景领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境合一中所展现的闲适悠然、精神的自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以飞鸟自喻,含蓄的表达归隐山林的志趣,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人生理想和志趣,如何理解?再引导学生从陶渊明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探寻,从他的诗歌《归园田居》(一)(三)中去寻找他的思想根源。
而在学习他的《桃花源记》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三个问题:这是怎样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源究竟有没有?作者为什么要勾勒桃花源这样一个神奇所在?以这三个大问题为引领在具体探究的过程中,又会衍生出更为具体的问题:如“叹惋”一词是理解作者写作目的的一个切入点,当寻到这个词时就要引领学生去从词意开始探究,进而分析谁叹惋,叹惋什么,这样写作者想表达什么。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作者的社会理想,以及这种理想背后的社会背景、思想根源也就逐渐的被学生挖掘和理解了。
二、体悟古诗文中的“气”
古之为文,讲究文必有“气”,有“气”,文必贯通。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摸清古诗文的脉搏,是首要之事,非如此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部编版教材第三单元的几首唐诗为例:
王绩的《野望》首联写日近黄昏,诗人徘徊无依;颈联则以秋天满眼的萧瑟衰败之景来渲染;颈联看似悠闲恬淡的乡村特有情调;但尾联明心,颔联以乐静写哀情的意为立现。四联之间,起承转合,可谓波澜起伏、气韵贯通。
王维的《使至塞上》又是另一番气韵:首联叙事铺垫,交代身份及出行目的,尤以“单车”暗含此行之冷清孤单,颔联则以“征蓬”“归雁”渲染内心的激愤和抑郁,然而诗人就是诗人,大漠的雄浑苍劲的景象震撼、净化着诗人的心灵,至少暂时忘记了一己之悲,希望前方浴血搏杀的将士捷报早传作者的情感在尾联中得以升华,且是戛然而止,似是有无尽之言。
可见文气既是诗人布局谋篇的内在思路,又是作者情感波澜的内在气韵,起承转合中流露着作者的内在的精神,是文章的“神”更是作者的“神”,就读者而言是一种如在大海上行船的涤荡心胸的愉悦体验。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读,引领学生去体悟这种暗含在文章中的“气”唤醒文章的灵魂,也唤醒学生的思维。
三、品味古诗文中遣词炼字之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因而学习语言的过程更是提升思维的重要过程。古人在古诗文创造中讲究炼字炼意,讲究用字精准,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去体味古人的炼字之法。
莺争树,燕啄泥。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处处早莺争暖树,家家新燕啄春泥。
一“争”一“啄”,一“暖”一“春”,一“早”一“新”,“几处”与“谁家”的逐渐加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自然的感受每一个字的使用,在呈现西湖早春特有景致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争”“啄”的生机与活力,“暖”“春”的温度与喜悦,“早”“新”的惊喜,“几处”“谁家”的痴态。早春的春意和诗人的喜悦在西湖上蔓延,蔓延至“处处”“家家”的莺歌燕舞,由此可见诗人在用字上首先要讲究一个精准在此基础上蕴藉情感,营造无穷意境。
古人的的炼字讲究字字用心,创造语言之美,培养和提升孩子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须从用字上斟酌品悟。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更是一种发展思维的好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了情感,培养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设计《钱塘湖春行》一课时我先后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以“读文猜诗”的形式导入(摘选自曾冬的《唐诗素描》中描摹韩愈《晚春》)“阳光坐在一片春天的绿叶上,看着田野上的麦穗,抽出了尖尖的触角。轮回的季节,又要翻到下个页码。草打起了精神,树打起了精神,他们知道,春天的裙襟,不久就会拐进五月的门槛。
……
再诗歌韵律之美,炼字之美的品味之后也设计一个唐诗素描环节:结合诗意,展开想象,用文字展现意境,可以用下面的句式:从……你看到(听到、闻到、触到、感受到)了……
“例:燕子也是最早来报春的使者,它们一路追随春天的脚步,不辞奔波劳顿。热情的村人早已打开家门,欢迎它们的入住。这群勤劳可爱的小家伙,边衔那最柔软的泥膏筑巢,边向村人们讲述一路的新奇见闻,村人们总会带着这些美好的故事开始在心里勾勒盘算着丰收的年景。”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尊重诗歌本意的基础上,去还原那时那刻诗人所见到的美好景致,乍见春天来临时的激动心情和诗人留恋的脚步。这个过程是学生情感迁移的的过程,是审美愉悦的体验过程,是语言的充分调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考交织的过程,是对诗歌的再创造。
总之,所谓语文核心素养是体现在语言建运用、审美愉悦、思维发展、文化传承在内的,既逐层提升又彼此联系的四个层面。教师进行古诗文教学,就要在引领学生品味古诗文语言的独特之美的基础上感受审美的愉悦,放飞想象,神交古人,发展思维,传承文化。为此不断探寻一条教学之法。
(作者:冯庆彬 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港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