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训练回归的现实需要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语文教学重视了学生的体验、感悟,在广大师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窥探和瞭望现代教育的窗口。当下,人们似乎在“母语学得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体的心理因素和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感受”这一观点上能达成共识。在以往的语文教育中占据尊崇地位的“训练”,很快遭到了口诛笔伐,似乎以前语文所有的问题都是“训练”惹的祸。现在,人们谈及“训练”一词,往往是讳莫如深,几乎是避而不谈。
诚然,我们要看到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一些机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的训练,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架空的内容分析、游离在文本之外的多样解读、形式化的合作探究、多媒体的滥用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活动进入课堂。在这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似乎漂浮在空中,去追求一种虚无缥缈的“人文精神”;必要的基础知识被淡化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变得可有可无;语言工具失落了,训练也就没有了它的位置。
其实,训练的缺失还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说实在的,除了一些展示课、观摩课、竞赛课,为了“体现”某种精神,而出现“人文张扬,训练失落”的现象之外,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更远一些,投向被应试搞得焦头烂额的教师和学生,训练非但不曾失落,而且依然盛行。也就是说,我们在展示课上看到的情景与普遍存在的教学实际并不是一致的,即使那些执教展示课的老师,他平时的教学也未必都像那一节反复打造的“优质课”一样。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少老师都认同这样一个潜规则:一节公开课后,要花三节课来弥补。在课改样板校外,在落后地区的学校,在毕业班,课程改革难度很大,成果有限,各式各样的训练依然在进行着,而不存在失落或缺位的问题,甚至还会让人产生“怎么还那样”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语文教学的训练,不仅有边缘化、异化的问题,还有个泛化的问题。现在人们对边缘化、异化的问题非常敏感,而对大量存在的泛化问题却熟视无睹,或视为常态。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大声疾呼训练的回归,但训练的泛化依然在进行。
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方式,但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方式。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泛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早的训练、重复训练、机械的训练、什么都训练,等等。以阅读教学为例,多数教师实行的是解题式的教学法,即按照高考、中考阅读试题的样式,把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改造成几道试题,然后再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如果稍微关注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几乎就是中考高考试题的翻版,甚至还会直截了当地说:“这样的题型,去年就考过的,同学们要当心。”如此与中高考接轨,一味追求解题技巧的训练,其结果就是教师离开考题就不会教学生阅读,学生没有题目就不会阅读、赏析,并且因此而消耗掉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破坏了学生本该拥有的对于阅读的美好情怀。这样的训练,可能会获得高分,却牺牲了学生阅读的愉悦情感,从此厌倦阅读,甚至不喜欢语文,如此功利化的行为,无异于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写作教学也是一样,从小学就开始训练话题作文;训练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而忽视了文章开头、结尾与主干是一个整体;脱离了主干的头、尾什么都不是;以应试为目的的快速作文法,成了作文训练的法宝。而对于满分作文、高分作文的模仿式训练现今已成为教师手中最后的招数。这些远离作文本性、远离现实生活的训练正在导致新八股的出现,正在败坏学生作文的文风。
到了90年代,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训练的位置不但更加显赫,而且开始走向异化。从双基训练到知识点训练,到考查点训练,到没完没了的模拟训练;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开足马力进行机械的、重复的以应考为目的的训练。到90年代末,训练终于沦为应试的工具,语文教学弄得被群起而攻之的地步。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语文教学就不需要训练,这其实是矫枉过正的做法。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犹如游泳,如果不把学生抛入水中去呛几口水,去实际训练,只会在岸上指手画脚,任你如何比划,恐怕几年下来,学生还是一个旱鸭子。试想:学生的生字不会写,盯住它从早看到晚,不让学生去抄写3到5遍,学生恐怕也不会写;一篇课文学生不去认真地读几遍,恐怕是无法达到通顺流畅、声情并茂的;作文不会写,不让学生去练笔头,那么,文从字顺,文采飞扬的境界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做到的,纵然你有更多的思想,更丰富的情感,也只能是灵感闪现,稍纵即逝,即使想像模像样地表达出来,实在是“常恨言语浅,不及人意深”。现实中,很多人往往会想会说,要想拿起笔写下来,却常常是犹如手握千钧之笔,无法下手。多年的教学中,我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同学在口头表达上能做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可是,一旦请他写下来,却总是很困难,考试成绩也是不理想,总觉得不像是他的语文水平。一句话,语文的基本能力离不开听说读写,而这些基本功的养成,没有训练,都会成为缘木求鱼。我们在反对高消耗的应试训练的时候,把语文学习应有的训练也当作一盆脏水一样泼掉了。这真是可惜!为此,曾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语文教学模式的钱梦龙先生,先后写了《为“训练”正名》、《再为“训练”正名》,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其实,新的课程标准里讲得很清楚,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我们为什么在弘扬人文性的时候,避而不谈工具性呢?在基础教育里,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定的人文性,你能说数学物理就没有人文性吗?恐怕不能。人文性不独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语文训练,要为“训练”正名。语文要想学好,不进行一定的语文实践和训练肯定是不行的。那种空谈感悟、空讲人文的语文学习,不仅不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宏大”的“人文精神”,而且会把语文学习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丢掉。
当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倡导者,如今发出这样的呼吁,给人颇有些凝重和苍凉的感觉。(赵明,《训练之“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10,14页)
对“训练”,我认为要明确这样几点:第一,“训练”不是做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第二,训练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实践。第三,训练是达成语文学习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
说到这里,大致可以明确的是,训练并非洪水猛兽,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关键是为什么要训练,怎样训练的问题。
肖川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训练是心智技能形成和熟练所必须的。训练中就包含着示范(演示)、模仿、强化(反馈)、调节(矫正),等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言学习中就有朗读训练、速记训练和写作训练。学习总是由浅入深,由不系统不全面到系统全面;训练总是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由粗疏到工巧等,沿着由低到高、由生到熟、由粗到精的序列前进的。我们的教育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训练其实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二、语言训练的路径
(一)文本开掘,天光云影共徘徊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此,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在文本阅读中进行语言训练,就是从阅读教学中选择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寻找好文本的训练参与点——它可以是文本的空白点,也可以是学生情感的兴趣点、阅读的延伸点等等,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核心,又与文本相辅相成,让学生品出语文的滋味和文字的美感。在文本阅读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既让学生穿行在文本的世界里,深入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又以语言训练来发掘、发散、发展,注重提高语言素养,从而使学生的文本阅读从“索然寡味”变得“多滋多味”,甚至多有期待,语文课堂也因此呈现兴味盎然的局面。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对文章比较熟悉后,我出示了一则上联,请同学们来对下联:
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经过思考,有同学举手。
生1:一朝相见,咫尺天涯,兄弟竟如寄生虫。
师:请同学们继续讨论这个下联是否恰当。
生2:“兄弟竟如寄生虫”不合适,可以改为“兄弟竟如陌路人”。
这一改,完全符合文意,同学们都表示认可。
生3:上下联里都有“咫尺”“天涯”,好像重复了。
生4:我认为这里并不重复。让我们来看看上联,十年期盼,意味着菲利普全家在这十年中,时刻都在盼望着与发财的于勒团圆,虽然他们直到于勒远在天涯,但是由于有着“希望”,因此依然觉得近在咫尺。而下联,菲利普全家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于勒,因为他的落魄,使得全家的希望顷刻间灰飞烟灭,所以,虽然近在咫尺,却避之犹恐不及,因此,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于勒就是想象中的于勒,情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远很远。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准确,尽管只是词语的顺序稍作调整,可是调整后的意义完全不同。像这样变化还有“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前后顺序一变,意思也截然不同。前者强调再怎么打不赢也还是要坚持下去,永不认输。后者强调怎么打也打不赢。
在这个片断中,笔者及时捕捉到了学生的语言信息。不难看出,“兄弟竟如寄生虫”用来形容弟兄的关系显得不太恰当。学生的本意显然是想表达出于勒之于菲利普一家如同寄生虫一般,但这个词仅仅是表示个人,而不是表示二者关系。由于学生急于想把心中的这种“意象”表达出来,而语言词库系统还没来得及进行筛选、判断、排序,口头上就已经表达出来,其结果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失妥。而经过一番引导后,学生很快意识到了表达上的不当之处,并结合所学,换用新词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了一遍。第二个问题是“咫尺天涯”与“天涯咫尺”是否重复。我抓住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探讨,在学生的分析中可见距离的近远,往往取决于感情的亲疏,为巩固这一认识,我又相机结合“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的词性比较,进一步佐证。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使这位学记忆深刻,而对其他参与补白和旁听的学生也有一定启示。
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训练,其实就是一种示范引路,使学生有“法”可依,易学易会;启发点拨,给学生排除障碍,变难为易。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的教学措施。在学生提出了“蠢、笨、新、骗”等十余个能概括情节的“一个字”之后,先教给学生用“排除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再教给学生用“检验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了那个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骗”字。
文章的重点词语如此,即使是一些“貌不惊人”的虚词,也有值得咀嚼玩味之处,只要你愿意去挖掘,常常也会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请看以“青春语文”而蜚声全国的青年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一段教学片断:
关于“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
师:仔细品读,咬文嚼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我读出了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盼望。
师:仅仅是盼望吗?如果去掉那个“唉”,去掉那个“竟”,再读。自由读。
生:哦,我还读出了菲利普的苦恼,他在深深地叹息。
师:他为啥叹息啊?
生:于勒根本就不会在这条船上。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菲利普说的是“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竟”是竟然的意思,连菲利普自己都不相信于勒会在这条船上啊!
师:孩子们啊,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竟”字。这个虚词,它实际上暴露了菲利普内心深处对于勒发财与否这件事的真实想法,这对我们后文继续探索菲利普之谜很重要。
比如,在教学《蔚蓝的王国》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听梦——认真听读全文,感受作者描摹的梦境。
说梦——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说说你听到的是个怎样的王国?
作者的梦引我走进了一个的王国。然后又请学生在完成上题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句,具体说说这个王国里有些什么。
作者的梦引我走进了一个蔚蓝的王国,蔚蓝的海面,蔚蓝的天空,茫无涯际的蔚蓝色组成了一个通灵的世界。
异曲同工的是,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也请同学们留心文章中的21个“也”字。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忽然对此产生了兴趣,甚至有同学说,倘若我们平常写作文这样的话,恐怕是要被老师判为语言不合格的。一句激起千层浪。乘此机会,我请学生们先读几个句子来体会一下,再来思考讨论。细心的学生通过反复吟诵终于心领神会的: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我又带着学生通过再读深入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获得人生的启迪,把文本意义根植到学生的心里,促进生命的成长。同时,语文教师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以文本为依托,生发语言,积累语言,训练语言。“滴水穿石”“厚积薄发”。只要教师有语言训练的意识,日积月累,必有成效;只要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淀,“出口成章,落笔生花”自然就成为一种可能。
我们说,语文教学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其实就是暗合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因而教师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
在教学《凡尔赛宫》时,我请同学们阅读文章,假如请你给文章的标题加个修饰的词语,使标题成为()的凡尔赛宫。你想加一个什么词语呢?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这样的训练,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又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又把从百度中搜索到的凡尔赛宫的介绍文字出示给同学们:
法国的凡尔赛宫,座落于巴黎市郊西南部,是法国的重要旅游景点,所以,很多来巴黎旅游的人,大多会参观这壮观华丽的皇宫。在十六世纪初期,法王路易十三在此一带建设庄园,用作狩猎行宫。后来他的儿子登位,即历史上有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于1661年开始动工,建筑部份占地十一万平方米,御花园面积则达一百万平方米,规模非常庞大,至1689年才竣工,而当时已由路易十五执政,其后,路易十六及皇后亦居于此。1789年5月,在人民的抗争下,路易十六不得不离开这里,迁回巴黎罗浮宫,而凡尔赛宫也结束了百年的宫廷历史。
读完上述文字后,请同学们思考:与课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呢?为什么?试选一个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建议同学们从这样的角度来思考:语言的准确性上;语言的生动性上;说明方法运用上;重点突出上;插入历史轶事的趣味上;今昔地位的变迁上……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我才做了简单的小结:所谓平实说明,就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说明事物。所谓生动说明,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在说明事物时,多运用形象性的动词、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有时在说明时为了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往往引用神话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大多数说明文采用生动的说明方式。二者比较,不是得出“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的结论,而是要明白适用的范围各得其所,区别在于说明语言求真,文学语言求美。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语言能力,其实就是一个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
(二)耳濡目染,竹外桃花三两枝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毋庸置疑,学校教育,尤其是语言类学科,教师的口耳相传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有两条途径:即言传和身教。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指示、建议等进行指导、教育、传授知识;身教则是通过示范、演示等有目的的行为进行指导。由于学生所具有的身心各方面的特点,教师是以语言指导为主的,当学生对活动的内容不理解、有畏难情绪时,或者是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教师都采用示范或演示的方法,即便如此,示范和演示在多数情况下也是教师伴随着语言进行的。因而,教师语言的技能是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方面。可以肯定,教师语言技能的优劣、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及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换言之,教师的语言技能直接影响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及发挥的效果。此外,语言不仅能够表达教师对所面对的语言对象的看法,同时也能表达教师的态度和情感。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态度以及声调等,都会对学生的行为和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简单地说,哪怕是课堂上的一举一动,往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在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贾平凹的《月迹》时,我注意记录了几句老师的课堂用语:
“让我们带着童心、热爱大自然之心、热爱生活之心来读一下。”
“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来熟读课文的第三段。”
“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那么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估计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
……
或许,您会觉得这位老师的语言很“语文味”,但我不得不泼点冷水,这样的语言却是有些玄乎。
什么叫“让我们带着童心、热爱大自然之心、热爱生活之心来读一下”?我猜测,可能是老师想让学生带着热爱之情去读课文。根据老师的课堂进行情况,果真如此。那么,老师何不把这像在天空中飘忽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呢,莫非是让听课的老师觉得他的语文课是“联系生活、联系学生实际”的?高超的艺术不是故弄玄虚,令人摸不着头脑,而是能够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通俗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像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改进:大家都拥有一颗童心,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那就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严格地说,“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来熟读课文的第三段”,这是个很不规范的表达,老师大概是想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达到读熟的目的。可是,“一定”的时间表示多长时间?5分钟?10分钟?如果不能明确,学生也许就会自由散漫,随意而为,没有时间的限制,也就没有效率可谈。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去让学生爱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的,相反,很多老师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心里还在催促学生的:快点、快点,要不然我下面的任务就来不及啦!因为老师预设的时间就是这么多。但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需要,不得不避开这个敏感的时间问题。在我看来,这倒是弄巧成拙了。与其含糊其辞,不如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有时间限制,让学生心中有数,其实更能体现老师的尊重学生。当然,这里也有个矛盾的地方,比如,用5分钟时间,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读熟,值得研究,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就行了。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有人可能5分钟用不了,有人可能15分钟也读不熟。不管怎么说,没有时间观念是课堂的一大忌讳,谈不上有效的。我的体会是,如果宣布“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那学生可能会5分钟过去了,他的课本还没打开;如果告诉同学们“让我们用5分钟来读课文”,那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进入状态。同样,“估计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也不过是老师的自欺欺人。老师凭什么认定学生讨论得差不多呢?是时间到了,还是讨论的结果出来了?还不如直接给出时间,然后再请同学们谈谈讨论的意见,意犹未尽者,有不同意见者,可以让他们课后再继续。如果老师坐等教室里安静下来并据此认为学生讨论结束的话,我们会遗憾地发现,很多公开课上,学生讨论的结束是以老师的击掌而停止的。而问题的答案往往并非在讨论中就能形成共识的。当然,关于讨论的话题,本身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我们说,时间是属于学生的,一切为学生计,但并不是说由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举手发言,结果无人应答。老师见状就说:“可能这个问题有点难,那么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吧。”于是,四人小组开始讨论。看上去,这样的做法很有道理,细细推敲,又觉得有些不妥。老师判断“这个问题有点难”的依据是学生无人举手,这是草率仓促的。初中学生举手发言的几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减少,这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觉得问题“有点难”(当然,可能是真的难住学生了)。有时沉思默想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状态。老师最好是提问几个同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质量来判断是不是提的问题失当。否则,如果问题并不难,不必要讨论,却又让学生小组去讨论,只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暂时的无人应答,应该是学生正处于紧张的独立思考之中,老师应耐得住教室里暂时的静悄悄。没有这个过程,不假思索地参与讨论,有把个人的思考遮蔽于集体话语中的危险,最终只会演奏一出“无主题变奏曲”,除了形式上的热闹,难有受益。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过来也会影响内容。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往往也会在不经意中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别忘了,上课不是做讲座或报告,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专家角色,学生在台下也不是忠实的听众。语文老师除了让学生喜欢、敬佩、欣赏、激动之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比如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必一味地借自己的舌绽莲花来炫耀个人的表达技巧,不必借云山雾罩的语言来掩饰内容的苍白,更不必借煽情掌声来转移学生的视线。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课堂用语只会把学生带入虚无缥缈的云端而找不着北。生动固然重要,精要、准确的课堂语言,远胜过华而不实的词藻。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温度,还要有广度和深度。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然而可惜的是,许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
下面是我在教学《天上的街市》的片段。
生:自由朗读。
师:哪位学生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
生1:流利地读完。
师:请你谈谈自己这样朗读处理的理由。
生1:通过刚才阅读材料,我认为郭沫若有些情绪低落,但他又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以应该读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调。
师:通过刚才阅读材料,我认为郭沫若有些情绪低落,但他又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以应该读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调。
生2:刚才她读的还行,不过没有感情。
师:刚才这位女学生读的很流利,但是读的语调较平,重音,节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对文章基调分析的很对。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到有部分学生朗读,好像没有读进去,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抑扬顿挫读的时候,就已经将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下面我就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理解来朗读一遍。请学生们在听的时候,注意老师是否把握诗歌的节奏、重音,句中的主要思想、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和诗歌中出现形象的字词是否重读。
在一位女生站起来,流利的读完这首诗后。我没有立刻评价该女生的朗读,而是说:“请你谈谈自己这样朗读处理的理由。”在该女生陈述了自己这样处理的理由后,我还是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请一位学生点评一下,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面对一男生的“刚才她读的还行,不过没有感情”的评价,才适时地做出了自己的评判。当然,这个评判也只是教师的“一家之言”,仅供学生参考而已,并非提供“标准答案”。这种情形在语文课堂上比比皆是,但我们是不是也该扪心自问:我的课堂语文能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吗?教师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教师在课堂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担当起学生学习引路人的责任。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但并非说课堂上总是弥漫着一种温柔声音。有的老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老羚羊为小羚羊牺牲了生命”说成了“小羚羊为老羚羊牺牲了生命”;把“秋收万颗籽”说成了“秋天收获了一万颗种子”;把“小夜曲”说成了“催眠曲”……教师都一律以“好”,“非常好”给予肯定,这样是非不分、一味肯定的课堂,我们已很难想象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发展和提高了。再好的语言,再美妙的赞美,重复多次,自然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样的老师和同样的学生,如果天长日久地说着一样的话,那学生会觉得这些语言是单调的公式化语言,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试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语言,当掌声成为一种形式上的表演,这其中还有多少真情可言?特别是面对学生明显错误的时候,老师也不分青红皂白地赞美,那么只会给学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给其他学生的感觉是,这个老师是非不分,也许连起码的常识也不懂,这是要不得的。言过其实的语言,会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而不自在。比如,学生的生字词写错了,读错了,我们总不能还是说“你写得真好,读得真准确”吧。如果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你是认真的”,“你在某个方面思考很有见地”,“你能这样想,说明你是认真读书的”,等等,同时也要指出,“你在这个方面还不正确,需要改正”,“你再仔细看看,是不是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是不是对自己有所启发”,让学生学会理性面对自己的得失成败,知道自己并不是最完美的,而不是只能在一味的褒扬中迷失了自己,被好话冲昏了头脑。所以,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恰如其分地做出点评,最好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努力的过程相机评价,而不是游离于内容和过程只注重结果的信口开河。比如,在听一个同学朗读后,我们可以根据大家听读的情形,“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在一个同学过快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其他同学还没反应过来时,我们可以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等等。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娓娓而谈,明道析理,心驰神往,妙语连珠,纵情抒发,饱含深情,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那么学生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三)学而时习,操千曲而后晓声
新课标并没有将训练从中剔除,而是给训练以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界定而已。我们要用新课改理念、新语文课标和新培养目标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但是对于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的语文教学传统应该继续发扬。“知识与技能”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回避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教学与训练,该落实的知识必须落实,该训练的技能必须训练,该背诵的就要背诵,关键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形式、手段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真正改变。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李维鼎在《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语文学习》2007年第9期)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的言语能力的发展以“语言支援”。“正确”是“支援”的目的、标准和限度。
学生表达“不正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所表达的观点有错误,即“正确”地表达了“错误的意思”:另一类是表达本身“不正确”,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和完整。针对后一类情况给予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支援”。因此,生成言语作品时的“正确”,以符合语法、语义、语用的规则,表达准确、流畅、得体等为范围和准则。
语文学习除了感悟外,自然离不开适当的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中也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支持”。
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成功》后,我布置了一些练习,学生却做了一次不成功的作业。还是先来看看错的情形:
1、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本文作者分析成功提出了什么样的独特观点?文章是怎样逐层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作答: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文章论述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
为此,在评讲作业时,我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辨析“中心论点”的确定。这两篇文章中都先提出了一个观点,比如,后者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述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进而论述治国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样,《成功》一文也是如此,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只是起到一个引论的作用。最大的失误是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逐层论述的”。学生大概是理解成“怎样论述”的,不少同学都回答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摆事实,讲道理”,而没有正确地理解此题的要求更侧重于“逐层”。因此,我打个比方说,本文写作就好像是剥笋一样,层层深入的,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可以考虑“首先”“其次”“最后”这样一些关键词,以理清答题思路。
3、“生活中每个人都曾获得成功。”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一个事例。
为此,我根据学生作答,做了如下的批注(括号内为笔者所注):
“在学习中,经过刻苦练习,我终于成功了。”(所谓事例,简而言之,就是一件具体的事情,需要的注意“起因、经过、结果”的要素。这样回答,只不过是一个事情剔除了血肉的骨架。)
“我本来打游戏总是不过关,暑假里我坚持不懈的练习,终于达到了多少级。”(打游戏过关也算成功?)
“我的英语一向不好,后来我认真背诵单词,好不容易在月考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功,是不是太容易了?)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对“练习你的生活经历”之类问题似乎并不感兴趣,回答的质量也并乐观。本来是一件很有话可说的题目,为何遭冷遇?我想,一方面是我们学生生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已经显得相当逼仄、乏味,导致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看成是“在同一平面的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语文归语文,生活归生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少学生认为,这样的问题,反正是“我”的事情,反正有话可说,可以信手拈来,殊不知,想的和说的,未必都能变成书面的文字,这在语文教学中已经不鲜见。真正让学生来写,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苏教版七年级(下)教材中,有一个关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婉转拒绝”。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你的爸爸过生日,而你的好朋友邀请你一起去看足球赛。你如何拒绝他而又不伤感情?
学生作答:“我不去。”“难道你爸爸生日的时候,你也外出陪朋友看足球比赛?”
(2)小明要跟出差的爸爸去泰山旅游,如果你是班主任,将怎样劝阻小明。
学生作答:“马上要考试了,你不能去玩。”“是学习重要,还是旅游重要?你自己看着办。”
根据学生的表述,我拿几个典型的作业,隐去姓名,然后让大家一起来做点评。看到大屏幕上的这些“作业”,好多同学自己也感到好笑。为此,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了这几个“典型作业”的问题所在:(1)缺少称谓。如“叔叔好”、“老师好”等。生活中不少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时也的确是能主动问好的,可是到了书面表达时却省略了,给人的感觉像是不知对谁讲话,也显得不够礼貌。(2)未表达出“婉转”的意思。有的直截了当地说“不”,一句话就解决问题,显得简单、令人不易接受,没有对别人好意表示感激;有的用反问语气来回答:“难道你爸爸生日的时候,你也外出陪朋友看足球比赛?”这种反诘的语气中带有谴责的意味而不是婉转拒绝,用俗语来讲就是比较“冲”。(3)只是简单地拒绝,没有给提要求的人以台阶。比如,班主任拒绝学生请假去旅游,只是说要考试了,不能因玩而影响学习。依然一副说教的腔调。其实,我们只要在前面加上“去泰山旅游确实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结尾添上一句“你现在抓紧复习迎考,等考试结束了再争取机会去玩,一定会玩得更加舒心的”,语言就委婉得多,表达的效果自然是不一样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归纳了“婉转拒绝”的几个要点:一是要肯定他人的好意;二是要陈述矛盾事情的轻重缓急;三是拒绝;四是提供建议。前两项是为拒绝作了感情铺垫,有了道理的分析,拒绝也就水到渠成。第四个环节则为提要求者以接受意见的台阶。这样基本上就达到了婉转拒绝而又不伤感情的目的。在分析之后,我请学生再次根据相关的情境,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述,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可以视为方法的引领。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完整、规范。学生的回答问题,常常还会有几种不理想的情况,看上去无伤大雅,实际上养成了不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支离破碎,思考问题不全面,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如,评价《梵天寺木塔》中的匠师时,只看到匠师的“爱面子”“无能”,却没有看到匠师的“好学”;如寓言《狼》的寓意只会从屠户的角度来考虑,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却不会从狼的角度来看,也要学会“适可而止”。这些都反映了学生沿袭线性思维的格局,分析问题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框框中。有的表述口语化,习惯用口语中的一个音节的词来表达,“死了”说成“没了”;问“你认为这个说法好吗”,回答一个“好”字就结束了。不少学生不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的回答结束不使用句号,有的则用英语或数学上的一个实心的点来表示。其实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习惯,甚至有偷工减料的嫌疑。古文翻译,常常鼓励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结果,在学习《以虫治虫》时,翻译“悉为两段”,有学生以为“悉”就是“咬”的意思,从口语看上去连起来也说得通。但在古文中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学习古文,触类旁通很重要。在解释“为”时,有学生直接译为“成为”,我就提醒学生,这里虫子不是自杀的,而是被“旁不肯”咬成两段的,应该有个被动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个现象是答非所问。如问题:“某地道路施工给行人带来了不便,假如请你以某校学生的身份,采访路人,请他就道路畅通和道路施工的矛盾问题谈谈看法”。结果,有学生误以为是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再比如: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改为“难上的一课终于结束了,玲如释重负”,你觉得哪种结尾好?为什么?学生在作答时,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不好”,“原文好”,“这样好”,“好”……
在了解学生后,我发现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几种原因:一是学生误把题目中的“你觉得哪种结尾好”,当成了“改成这样的结尾好不好”,属于审题错误。但大多是表述不规范严谨,其实在答案中只要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就行了:“用修改后的结尾不好”,“原文的结尾好”……由此可见,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往往并不注意语法的规范。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口语中都是完整的完美的,那样也不符合语言交流的目的,说话很吃力。但是,一旦白纸黑字写下来,就不能不注意了,否则,会给理解造成歧义。为此,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尽量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尤其是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从我平常观察到的情况来看,那些语言表达吞吞吐吐、支离破碎、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声音细小、口齿不清的学生,大多语文成绩不佳,而且越是语文成绩不好,语言表达也越没有自信,形成了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说规范的话的习惯。提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民主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比如,有的学生的字写得不端正,七歪八扭,读书读得支离破碎,像蚊子嗡嗡叫,作文写得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这些都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加以训练。否则,语文素养的达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同时,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常规训练不能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等的整齐划一,不要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听课的习惯不正确,记笔记的习惯不知轻重,不认真听讲的习惯,不能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都要通过不可或缺的训练来让学生来矫正,而不是讳疾忌医而让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自由散漫。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练”本身就包含着“训”和“练”两个方面。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是对学生的“练”作规范化要求,作指导、点拨、矫正,使学生的“练”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熟练到熟练,逐渐形成技能;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
(四)形式多样,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言训练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于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所谓“神遇”、“意会”,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训练之所以被人诟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训练的机械、单调、乏味、令人生厌所致。因而,语言训练的形式也要有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流连忘返。
1.触类旁通练仿写
在结束《冰心诗四首》的教学之后,我也请同学们来仿写的是冰心的《纸船》的一节: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有学生写道:
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们,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块块金牌,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这是所有支持你们的人为你们铸造的,金光闪闪,载着我们的期望。
姚明,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枚灿烂夺目的NBA总冠军戒指,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国人对你衷心的祝福和期盼,异国他乡,求它载去球迷的鼓励和欢呼。
老师,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束美丽无比的鲜花,不要惊讶它的无端入梦,这是所有关心敬爱你的学生用自己双手采撷的,每个夜晚,求它载着他们的爱和尊敬陪伴你让你进入甜蜜的梦乡。
……
虽然不能跟大诗人相提并论,形式上和内容上还有要推敲的地方,但这种开放性的设计能“激活”情境,让学生写中悟读,跨越时空界限,最大可能地亲近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许多经典文章都是值得学生去“模仿”的。比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来仿句,就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匠心,又训练了学生在长句使用上的能力。学生的思考、感悟之渠一旦开掘,美妙的文字便汩汩滔滔。
2.独具匠心再创造
诗歌教学经常可以进行“化诗为文”的尝试。有位老师就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父爱,是簌簌落泪时,
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
父爱,是再三的嘱咐,
和最终的不放心;
父爱,是迂,
也是害怕夜间着凉的一件紫毛大衣;
父爱,是攀越铁道蹒跚的背影,
和一个朱红的橘子;
父爱,是一封让自己泪光晶莹的书信,
和终生品读不忘的背影。
散文和诗歌,往往有相通之处。杜牧的《清明》,在千年流传的过程中,有人将它改为六言诗、五绝、三言诗、小令、散文、话剧等形式。一首好诗几经修改,情景交融,妙趣横生,也算是一桩文坛趣事。推而广之,教材中的律诗、绝句都可如此尝试,既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可谓一举两得。受此启发,在学习了一些散文比如《林中小溪》后,我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段改写成小诗;在学习了一些古诗词后,我请同学们能学习曾冬的“唐诗素描”写法,把古诗词改写成散文。
下面就是我班学生在改写活动中的几篇习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3)班巢翊钧】我是一位诗人,现在羁旅天涯。漫漫的旅途,很长,远在青山之外。我所乘坐的小船,在碧绿如玉的江面上,逐浪而行。感受着吹来的江风,我极目远眺。江两岸耸立着大大小小的山峦,山上树木葱葱,宛如一个个身披绿衣的巨人。山上还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令人心旷神怡。江水这时已经开始涨潮,顿时哗哗的水声不绝于耳,江面显得更加开阔了,就像一条起了皱纹的丝带。远方水天相接,仿佛这江水是从天山流下来的。这时,忽然从江上吹来一阵凉风,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手在抚摸着江上的一切。我张开双臂,享受着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安慰,我的心灵就像被水冲洗过一样,无比清凉。不知不觉中,船帆已然鼓起,随着我的心灵驶向远方。
在海天相接的地方,突然有一道红光闪现,我抬头看天,自言自语道:“哦,原来夜色将尽,晨曦微露,马上就要天亮了。”看着红日初升,把光芒洒遍大地,我猛然感到一阵暖意,仔细想想,原来是严冬未尽,可江南的春天却早早地来临了。想到这里,我似乎看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给万物以生机。“啪”的一声,有样东西掉在了船上,哦,原来是我前不久写的一封家书,可一直也没有寄回家。一群北归的大雁闯入了我的视线,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在洛阳时看大雁的情景。大雁啊大雁,烦你把我的这封家书捎回洛阳吧。
【七(4)周昊】苍苍的北固山,在冬去春来的时候,显得格外的挺拔,又是那样的孤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慢慢地行驶着,游客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了这个人间仙境,产生了浓浓的神驰故里的思乡之情。
随着春天脚步的越来越近,江水涨潮了。江水一波带着一波,让江面更加开阔,那恢弘的情景引来了凉爽的清风。许多船儿把船帆高高地悬起,任凭风儿把他们带到遥远的地方去。远远地望去,仿佛是一幅韵味无穷的古画,细看,又不像,而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偶听一阵优美的歌声,委婉动听,荡人心弦,回荡在山谷中,让人感觉回到了家的怀抱,那样的温暖,那样地舒心。
太阳挣脱了残夜的束缚,好似负着重荷,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小心翼翼地往上升,红着脸,好像很努力。江上很早就已经显露出了春色,谁让春天离开那么久,现在人们发现人她也不迟。春风拂面,不禁让我想起了远离家乡前和家人一起嬉戏的情景,一股思乡之情猛地涌上心头,鼻梁酸酸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忽然,耳边响起了一阵大雁的鸣叫声,抬头一看,排排大雁整齐地飞过,嘴里还唱着嘹亮的军歌……
想起前不久寄的一封家书,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家乡,给家人带去慰藉,趁此机会问问大雁,何时才能飞到洛阳,那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
【七(4)姚依伦】“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诗人王湾坐着小船飘荡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放眼远眺,山上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眼帘。是谁,把美丽的大自然妆扮得如此迷人?又是谁,把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多景建筑在这地势险峻的北固山上?难道这是一种巧合?
起风了,诗人打了个寒颤。潮水已经开始上涨,涨起的水,将小舟拂来推去,西北风呼呼地刮着。顺风行驶的小船,白帆高高悬起,江面宽阔无比,仿佛是山神在江面给诗人让路呢!想来想去,这里可说是一座“三国山”,充满英雄豪气和阳刚之。而看看现在呢,不由得也可以说是北固山,你太温柔了!遥看山上的大殿、老君殿、观音殿和江声阁,它们在这形势险固、山壁陡峭的环境下,仍能耸立于“天下第一江山”上,难道他们也成了神?现在,正在注视着诗人吗?
夜晚马上就要逝去,一个新生命又要从海中诞生了!没有人去关注它,是什么使这个新生命有着蓬勃向上的朝气?奥,原来是时令启发了它。时令虽然仍在旧年,但江山的新却已经来到。这其中虽然包含着时光流逝的痛苦,但仍掩盖不了新事物对新世界的向往与憧憬,难道它们也有人一样的思维吗?
北固山虽与洛阳有两万里之遥,但丝毫不影响诗人的思乡之情。你们瞧,诗人已经在写家信了。他真是想请大雁来传递书信吗?其实,这是诗人的美好愿望罢了。小舟继续在江风的牵引下航行着,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是他的老父母,亲戚朋友,还是他那一篇篇引人入胜的佳作……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4)徐嘉鸿】诗人来到赤壁附近,停下了脚步,目光呆滞地望着赤壁的沧桑河山。等从中反应过来时,他摇摇头,笑想道:唉,真不知为何,被这儿的风光所吸引,还是快些赶路吧。
诗人越发疲惫了,真想停下歇会儿,可他不敢忘记自己的前程。他太想道京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正想着,忽然杜牧的脚下好像变硬了,他好奇地低头看了看,并为发现异常。他拨开沙子,这才发现,原来沙中埋着硬物,还是一枚戟头!杜牧惊讶地望了望它,马上辨认。经过擦磨清洗,杜牧发现这竟是在赤壁之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戟!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竟然还未完全腐烂。他紧紧地盯住那件宝贝,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画面:
“一定要想办法筹集更多的兵力打败曹贼!”刘备拍着桌子吼道。诸葛亮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计策,他赶往吴国,对吴国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说,“听说曹操建了一座住姬妾歌伎的铜雀台,还妄言要把大小乔捉进去。”诸葛亮的反间计果然奏效,于是,过了数日,这里展开了一场有名的大战……
诗人终于脱离了历史,脱离了硝烟。眼见天色已晚,便赶紧丢下戟头,在山石上刻下了一首表达自己对二乔能代表国家兴旺和东风给周瑜的恩惠而感慨的诗,便拂袖而去。而那戟头,也许它还得在此沉睡千年万年了。
夕阳西下,洒下了万道赤光,再次赋予赤壁生机,仿佛这儿又回到了数百年前的那场大战,又回到了那段令人回味无穷的往事中。人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又“开始”了。那首诗,也见证着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七(4)郗尔凡】在温暖的阳光下,那饱经沧桑的赤壁战场也显得柔和,红褐的岩石带来了活跃的氛围。诗人轻而慢地走到赤壁,轻拨泥土,泥土带着温暖的气息。可就在三国这片泥土充当了血肉横飞的见证。这时露出一块锈铁,诗人用手轻拭,又用衣角擦了擦,原来是一把戟,一把断戟。它的身躯可能被金戈砍断,可能被铁马踏碎,在那场火光冲天的战争中,被摧残的生命、灵魂以及锋利的兵刃远远超出了一把戟,这戟,不只千百次地呻吟着,呼唤着,他渴望阳光,渴望祥和,渴望一个和平的世界。如今,他好像很安逸,可他不会忘记许多年前电脑那一幕,贪婪的曹操受他那贪婪之心的指使,要把动物周瑜与孙策的女儿据为己有,这种想法是邪恶的,可贪婪促使其梦想成真。当两军交战,赤壁的太阳升起,为赤壁增了几分红红的羞涩,可随着东吴大将的一声令下,曹军在一片火海中鬼哭神嚎。一阵东风呼啸,火神把曹军的生命送到了天堂,世间之大,正义总是在驱赶邪恶。那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了孙刘两军,那曹操也许就会如梦如痴地坐在宫中逗着这两位美女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历史长河中一幕生动而残暴的战争,已成为伟大诗人的写作灵感,然而,踏上赤壁那一片焦土,大火好像又一次燃烧。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七(4)张支琪】诗人来到蕲水县的清泉寺,发现兰溪就在寺的旁边。淙淙的流水向西流去。诗人被陶醉了,他感到自己脱离了一切杂念,只听见流水的哗哗声。过了一会儿,诗人回过神来,缓缓地沿着兰溪向前走去,眼前突然出现一抹喜人的绿色,再一看,原来是兰草的芽儿,它的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溪水中,悄悄地摆动着,一副害羞的样子。诗人情不自禁地往前走,涛涛松林印入眼帘,中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雨沙沙地下,发出悦耳的声响,小路被冲刷得没有一丝泥土。暮色茫茫,细雨霏霏,诗人停下来,仔细地听着,隐隐约约地听到有杜鹃鸟在鸣叫着。诗人的心情此时已经好多了,突然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便有感而发: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返回青春年少?清泉寺门前的流水还能从东向西倒流呢。我们根本就不要为自己的满头白发而叹气、伤感。不要说什么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我们一定要热爱生活,好好地生活呀。
也许学生的这些文笔还有些稚嫩,还有些肤浅,甚至还有些难以避免的错误,但我想,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面对浩瀚如烟的唐诗宋词,孩子们要能趣味盎然地走进去读几首,并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
语文是人文的,并非知识点的堆积、罗列就能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需要时时感悟,并善于用文字流泻下一时的感悟。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瞬时感受,这样运用语言的过程,是语言感觉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如在学习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后,我请学生为哈尔威船长写颁奖词。在学习了《端午日》之后,我请学生“当一回小记者”。学习了《凡尔赛宫》之后,我请同学们当一回小导游。在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之后,我请同学们当一回播音员。
三、结语
语言习得,不能离开训练。学习语文“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正确流畅地读,话要清楚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诗文要老老实实地背诵……所有这些,都得按部就班地训练,把基础尽可能打得扎实一点”。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钱梦龙先生的话:“我认为现在的语文学习有这样三多三少,凌空蹈虚的人文感悟多了,生动活泼的语文训练少了;缺少智慧的重复练习多了,有个性有创见有合作的学习少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听的多了,自主、自在的语言表达(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少了。现在好像形成了两种语文,一种是应试的语文,一种是应用的语文,学好了应试语文,有时候反而把应用的语文丢了,这真是得不偿失,买椟还珠啊!我们现在提倡人文精神,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或者放弃训练,或者蔑视训练,我们在语文学习上就一定会付出代价!”列宁说,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会走向谬误,这句话仍然值得我们深思!(梁增红)